帮你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表于 2015-10-15 脊柱外科

31860人已读


一、 疾病知识
      (一)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当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就称为腰间盘突出。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人群有哪些?
1.从年龄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   
2.从性别上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一般认为男性与女性之比为4~12∶1。   
3.从体型上讲: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   
4.从姿势上讲:工作姿势不良。伏案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   
5.从生活和工作环境上讲:经常处于寒冷或潮湿的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条件。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原因,主是腰椎退行性改变,另外有外伤、劳损、受寒受湿等。发作原因可以有:   
1.突然的负重或闪腰,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   
2.腰部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3.姿势不当诱发髓核突出。   
4.腹压增高时也可发生髓核突出。   
5.受寒与受湿。寒冷或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担裂。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本病患者主要是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此腰腿痛因行走、站立、久坐等活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暂时缓解;疼痛为一侧或双侧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的放射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外侧及小腿外后侧至足背或足底。半数病人可因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而下肢疼痛加重。对于高位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患者,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马鞍区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诊断?需要进行哪些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左右斜位片。常有脊柱侧弯,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X线征象虽不能作为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依据,但可借此排除一些疾患,如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   
2.CT或MRI检查:可以明确间盘突出的部位及其对神经结构的压迫情况。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以疼痛为主的患者可口服消炎镇痛药物,辅以肌松和营养神经药物,严重者可应用小剂量激素消除神经水肿。 
局部药物封闭治疗:将局麻药物以注射方式进行神经根封闭、椎管内封闭、骶管内封闭等。
物理治疗:一般医院的理疗科和康复科等科室均有专门的物理治疗设备。物理治疗包括:按摩推拿、牵引、三维牵引、红外线照射、针灸、火罐、电针、中频电疗、磁疗(如腰痛治疗带)等。
2.介入治疗包括:胶原酶溶解术、臭氧注射、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超低温消融等。
3.外科手术治疗   

什么样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呢?

(1)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2)神经损伤症状明显、广泛,甚至继续恶化,疑有椎间盘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碎片突出至椎管者。
      (3)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大小便功能障碍者。
      (4)合并明显的腰椎管狭窄症者。   
其中神经受压严重出现“足下垂”或大小便功能障碍(即“马尾综合征”)时,需要急诊手术。

手术方式有哪些?

(1)髓核摘除术: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被业内人士称为“传统经典”手术。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解除神经根的压迫,缓解腰腿痛等症状。具体术式包括全椎板、半椎板切除和开窗式髓核摘除术3种。随着微创器械的采用,手术的精细程度越来越高,趋向于“微创化”,例如目前开展的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等。
      (2)腰椎管减压、间盘切除、融合术:对于合并或术后可能出现腰椎不稳的患者可以考虑行腰椎融合术。患者在术后3-5天即可正常下地活动。

五、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1.适当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2.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稳定性。
4.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