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杂谈:你家有个“熊孩子”吗?

发表于 2016-09-28 小儿内科

63826人已读


“熊孩子”是网络上的热搜词之一,也是许多家长谈到自己顽皮捣蛋的孩子时,常常挂在嘴边的地惯用词。其实,“熊孩子”是专指那些特别调皮捣蛋、会做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但是本身应该是满怀善意的孩子。熊孩子最突出的特点是:“不按照常理出牌”,他们在一些常规的事情上,会给出让人大吃一惊的回答或做出人们意料之外的举措,让人错愕、无所适从,但许多时候他们的可爱、可笑行为又会让人莞尔一笑。

所谓“熊孩子”也可以理解为不那么听话而且给大人惹麻烦的孩子,他们无厘头的要求往往弄的你不耐烦乃至抓狂,可是哪个孩子不熊啊?不熊就不是孩子了,因为他们本来和大人就是不同的生物,生理心理认知都不同,所以他们的所作所为当然很多时候与大人背道而驰,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可是他们犯熊很多时候都在情理之中,甚至是值得被表扬和鼓励的!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应该有孩子气。真要让熊孩子成了一个大人眼中听话的娃儿,那并非是好事!

所谓的“:熊孩子”,大多集中在幼儿园到小学中低年级这个年龄段。有人甚至戏称,这个年龄的熊孩子是"熊孩子中的战斗机"。为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格外具有杀伤力?熊孩子的"熊"到底反映了什么问题?

虽然每个熊孩子表现不一,事件各异,它们之中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元素。

1、首先是自我中心--熊孩子大多将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很少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也很少顾及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实际上,根据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自我中心正是儿童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从他人视角看待世界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逐渐发展出来的,儿童直到7-12岁才有从他人的视角看待世界的能力。儿童往往过度地关注自身,不能很好地从他人角度考虑,这是熊孩子的之所以"熊"的一个重要原因。

2、熊孩子"熊"的另一个原因是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对缺乏。作为成年人,我们都懂得根据所处的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抑制不合时宜的内心冲动,这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对于熊孩子来说,如果看到某件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是有机会做出某种令自己快乐的行为,他们往往不愿意等待或者忍耐,而是希望立即获得满足。这种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曾有研究者给各个年龄段的儿童两个选择,或者立刻得到少量的零食,或者在等待一天后得到一大包零食,结果发现在6-8岁的儿童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愿意抵御眼前的诱惑,等待未来更多的奖励;在9-11岁的儿童中,选择等待的比例上升到了一半;12-15岁的儿童则几乎全部选择了等待。小孩子在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时,就更有可能受到内心冲动的驱使,表现出各种"熊"的行为。

3、熊孩子之所以"熊",第三个原因是尚未掌握在特定场合下应该如何表现的社会规范。人类社会充斥着各种成文或不成文的行为规范,比如"在别人家做客不要乱动东西"、"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它们规定了我们在某些场合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经过社会化的洗礼,我们对于这些规范早已烂熟于心,会在相应的场合里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是,社会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试错,并且贯穿一生。小孩子的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没有习得相应的行为规范,当他们的行为打破了这些规范时,就会给我们"熊"的感觉。

4、孩子天性爱新奇、爱探索、爱想象、爱创造。他们看见什么东西都想亲自摆弄一番,幼儿对物体进行摔、撕、砸等破坏行为的心理动机,主要是想用自己的小手揭开陌生事物之迷,或想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但鉴于识别能力有限,会使事情搞得乱七八糟,甚至”惹是生非“。如他们会拿着画笔随意地到处涂鸦,从鱼缸里揪出金鱼喂食;将一整卷卫生纸撕扯出来;把妈妈贵重的化妆品涂得满身满脸;把爸爸的手机扔到水盆里,他们“劣迹斑斑”,但都是基于一种探索欲望。大人即使很恼火也无可奈何。其实,这是孩子求知欲的一种表现。求知欲是人类天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幼儿由于智力和语言表达受限,只好采取另一种方式去探索与认识事物,这就是他们“破坏”行为的缘由。

综上所述,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为他们的心智和社会发展水平尚未达到"正常"社会生活的标准,所以表现出了各种不合时宜的行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幼儿园到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会成为"熊孩子的战斗机"。年龄太小的孩子没有足够的行动能力,年龄更大的孩子心智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社会化程度较高。只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能力对外界产生足够的影响,但心理上的成熟度较低,尚不足驾驭这种行动力,所以能做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熊行为”。

当然,个体差异也是存在的。就像在成年人中,我们也能看到过度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人一样,孩子们"熊"的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但不管怎样,在变得"成熟"、"懂事",变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之前,每个孩子都难免会经历一个相对比较"熊"的阶段,难免会有几件让家长念叨许多年的“光辉事迹”。

德国汉堡的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卡尔松认为,“熊孩子”一般智商较高。他的观察资料显示,爱搞点恶作剧的孩子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日后成才的可能性较循规蹈矩的孩子更大。恶作剧行为并非从天而降,要设计出一个有新奇感的方案来,需要动脑筋,而且动脑筋的强度相当高,决不逊于甚至超过做家庭作业,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无疑是一次催化。同时,恶作剧可增强儿童的独立性。因为此种行为的特点就是孩子以此来超越父母为其所规范的界限,而独立性的形成恰恰需要这种超越。否则,依赖性难以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总之,搞点恶作剧对孩子有好处,至少表明他开始动脑筋了。一个恶作剧行为的成功,无疑是其创造力的一次爆发,盲目地斥责甚至惩罚扼杀孩子的动脑积极性,会妨碍孩子智力发展。正确之举是顺其自然,加以诱导,将其看似破坏行为,实则是动脑过程引到更有益的活动上来。

那么,当孩子表现出了"熊"的行为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面对熊孩子行为,既不能太较真,也不能放任。过度放任和过度严苛都不是最好的教养方式,更好的做法是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自由,同时也设立明确的界线,事先约法三章,预防任性发生。当孩子越界时做出公正的惩罚,并解释清楚背后的原因。这样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孩子的心智和社会发展,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而自主的人。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