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类特殊的肾病没有蛋白尿,不治疗也会很严重!

发表于 2020-10-30 肾病学科

161560人已读

无蛋白尿.jpg

    很多人认为,大量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主要特征。如果尿蛋白不多或是呈阴性,就认为肾病不严重,也不会发展至肾衰竭。但并不是所有肾病都会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长期尿蛋白不明显的肾病有很多,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同样会逐渐损害肾功能。

    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慢性并发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位原因。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可分为Ⅴ期,在Ⅰ期和Ⅱ期时,尿蛋白均正常,发展到Ⅲ期才会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若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90%以上的患者会发展至Ⅳ期,出现显性蛋白尿。当大量蛋白尿得不到控制,很快就会进入Ⅴ期——肾衰期。也就是说,糖尿病肾病病情发展到Ⅳ期才会出现明显的蛋白尿,往往已离肾衰不远了。

    2,高血压肾病。是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患者一般年龄较大(40~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或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肾病早期仅有夜尿增多,伴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尿蛋白也不多,一般为+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2克以下,很少有大量蛋白尿的情况出现。但如果不及时控制,也有发展至肾衰的可能。

    3,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不同程度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像慢性感染、药物或化学毒物的应用、接触重金属盐、尿酸代谢紊乱等因素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由于间质性肾炎损坏的主要是肾小管功能,而不是肾小球,所以尿液检查通常仅仅表现为轻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1.5克/24h,不过未积极治疗的患者也会出现慢性肾衰。

    4,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典型特点是两侧肾脏有多个囊肿,如水泡一般,里面充满了液体。多囊肾尿蛋白量少,一般不超过1.0克/天,但随着囊肿的不断增多会逐渐压迫肾的神经和血管,严重时可发展成尿毒症,因此一定要及早控制囊肿,减缓肾功能损害。

    5,缺血性肾病。是指肾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严重狭窄或阻塞引起肾脏严重缺血,最终导致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的慢性肾血管性疾病,其尿常规检查变化轻微,尿蛋白少,多不超过1g/d,虽然肾功能损害进展慢,但也有少数患者最终会进展到肾动脉完全闭塞。


  • 血红蛋白尿
  • 蛋白尿
  • IgA肾病
  • 肾病综合症
  • 老年人糖尿病肾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