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诉你:全切双眼皮修复究竟有多难?

发表于 2021-02-21 美容科

11513人已读

全切双眼皮修复算是眼整形里面一项难度比较高的手术,因其初次手术已经去除了部分的眼睑组织,在二次手术时,可受术的区域和可利用的组织相对更少,因此手术难度大,对医生要求更高。

如果说要确切的比喻,好比如一栋完整的房子,墙面结构被破坏了,只剩下钢筋混泥土,而手术医生要利用这些被破坏的结构来重新把房子修复好。

修复难度不仅体现在技术和受术区上,还体现在求美者个人意愿、期望值、及恢复的时间上。

个人意愿和期望值主要是个人对修复的期望值过高,比如希望把双眼皮做成单眼皮,或者完全去除疤痕。

恢复时间是绝大多数寻求修复的求美者,在恢复时间上没有满半年,仍处于水肿时期,或者疤痕增生期。(双眼皮修复最佳时期需要在满半年、即疤痕的软化期淡化期之后)


按照这些年修复过的求美者,双眼皮修复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双眼皮宽度不满意修复(过宽、或过窄修复)

双眼皮过宽:

个体原因:追求欧式眼、个人追求过宽

手术原因:切口过高、去皮去肌去脂过量、缝合过高

个体表现:双眼皮过宽、提肌力量不足

 

修复策略

设计原则: 一般不改变或略低(不要去疤或去皮)

术中操作:利用足够组织覆盖原有皱(皮肤轮匝肌眶脂固定到想要的高度),切口缝合固定平面不宜过高,恢复提肌力量。

a.jpg

b.jpg



双眼皮过窄:

设计原因:重睑线设计过低

个体原因:皮肤、眶脂过多、roof过厚、眶缘过低。

手术原因:去皮去脂不足,切口固定平面过低,提肌力量过大等

个体表现:双眼皮过窄、内双、甚至看不到。

 

修复策略:

设计原则:设计高度合适

术中操作:下垂眶隔脂肪祛除,充分考虑roof影响;皮肤切除设计时适当保守,术中去脂后追加足量切除;切口线固定,睑板上缘。

c.jpg

d.jpg


双眼皮术后弧度不佳

双眼皮术后弧度不佳:

设计原因:去皮切口设计不佳

个体原因:局部皮肤疤痕、眶隔脂肪不足、提肌肌力不足

手术原因:术中提肌肌力问题未发现,皮肤轮匝肌眶脂祛除不对称不光滑,术中创伤损伤术后黏连不对称肌力损害,睑板固定缝线位置有高低,重睑切口缝合错位,线条不流畅。

个体表现:双眼皮线条不流畅

 

修复策略:

设计原则:重新设计切口线去皮量

术中操作:切除原有疤痕,松解睑板前黏连,调整重睑线弧度,高度,恢复提肌肌力,调整去皮量及缝合弧线,调整轮匝肌位置及边缘光滑度,眶脂重新定位或补充。

e.jpg

f.jpg

双眼皮消失

双眼皮术后消失:

设计原因:\

个体原因:睑板发育不良,过薄过窄过短,无疤愈合,轻度上睑下垂

手术原因:睑板前组织保留过多,皮肤和睑板黏连不牢,睑板前组织保留过少,缝线撕脱。

个体表现:术后双眼皮消失或部分消失。

 

修复策略:

设计原则:重新设计切口线

术中操作:切除原有疤痕,松解睑板前黏连,适当祛除睑板前组织,恢复调整提肌肌力,调整轮匝肌位置及缝合弧线,必要时埋线。

g.jpg

h.jpg

双眼皮术后多眼皮、三眼皮

双眼皮术后多眼皮、三眼皮:

设计原因:\

个体原因: 眶隔脂肪过少、疤痕与提上睑提肌腱膜少量黏连,原有窄重睑再做埋线法后皮肤松弛

手术原因:睑板上缘组织祛除过多,皮肤与睑板上缘和眶隔黏连,重睑皱褶过浅,眶隔脂肪少,又黏连出现皱褶。

个体表现: 术后多眼皮。

 

修复策略:

设计原则:原重睑线切开

术中操作:松解眶隔疤痕,恢复眶隔解剖结构,修整上睑,使眶隔饱满,用轮匝肌和脂肪将原有皱褶隔开,重新缝合,术后尽量睁眼避免术后黏连

 

 

 

上眼睑凹陷

上眼睑凹陷

设计原因:\

个体原因:脂肪萎缩

手术原因:眶脂祛除过多

个体表现:上眼睑眼窝凹陷、多眼皮

修复策略:

设计原则:按照原切口线切开,谨慎去脂

术中操作:按照原切口线切开,松解黏连,打开凹陷眶隔,转移重填脂肪(原有脂肪上下内外调动,或选取下眼袋脂肪,抽脂,腹部真皮脂肪等)

严重凹陷者,需结合体部吸脂,制备纯脂肪颗粒,注射凹陷眶隔,矫枉过正两次以上,每次约2-3ml

a1.jpga2.jpg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

设计原因:忽视术前上睑下垂情况

个体原因:术前既有上睑下垂情况,术后疤痕黏连眶隔筋膜及提上睑提肌腱膜

手术原因:术中损伤提上睑提肌腱膜

个体表现:上睑缘部分遮盖角膜

修复策略:

设计原则:按照原切口线切开

术中操作:充分松解疤痕黏连,修复损伤提上睑肌,折叠,迁徙

 a3.jpg

a4.jpg





  • 双眼皮修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