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治疗结节性痒疹的?

发表于 2021-05-29 皮肤病科

23412人已读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1)皮损呈半球形隆起,触之坚实,散在孤立,色暗红或灰褐,阵作剧痒。

(2)常发生于四肢伸侧,尤以小腿伸侧为多见。

(3)多见于成年妇女,病程缓慢。

jiejiexingyangzhen5.jpg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好发于成年女性。皮损好发于四肢伸侧,尤以小腿胫前为多见,其次为手足背部,亦可见于背、腰围及臀部。

(2)初期为水肿性淡红色或红色丘疹,逐渐形成黄豆至蚕豆大小半球状坚实结节,表面粗糙、角化明显,部分呈疣状增生,触之有坚实感。常伴剥脱、结痂及苔藓样改变。皮疹孤立散在,一般不相互融合。

(3)自觉剧痒,呈阵发性,以夜间及精神紧张时为甚。

(4)病程慢性,可迁延多年不愈。

(二)证候诊断

1.湿热风毒证:皮疹呈半球形隆起,色红或灰褐,散在孤立,触之坚实,剧痒时作。伴心烦口渴,小便黄,大便不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2.血瘀风燥证:结节坚硬,表面粗糙,色紫红或紫褐,皮肤肥厚,干燥,阵发性瘙痒。舌紫暗,苔薄,脉涩。zhongyao.jpg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湿热风毒证

治法: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推荐方药:

①全虫方加减。全蝎、皂角刺、猪牙皂角、白蒺藜、生槐花、威灵仙、白鲜皮、苦参、黄柏等。

②乌蛇祛风汤加减。乌梢蛇、黄芩、黄连、银花、连翘、白芷、羌活、荆芥、防风等。

中成药:二妙丸、四妙丸等。

2.血瘀风燥证

治法: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推荐方药:乌蛇荣皮汤加减。生地、当归、桂枝、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皮、紫草、白蒺藜、白鲜皮、乌梢蛇、甘草等。

中成药:大黄蜇虫丸、乌蛇止痒丸等。

shengdi.jpg

(二)外治法

1.外用中药药膏:可选用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类中药调成软膏、硬膏外擦或贴敷;外用蜈黛软膏、消炎癣湿药膏等,每日2~3次。

2.中药药浴:选取川椒、黄柏、蛇床子、百部、川芎、丹参、苍术、枯矾等中药水煎外洗患处,每日1次。

3.穴位贴敷:选止痒安神中药(石菖蒲、朱砂、茯神等)调成药膏贴敷于神阙穴,每日1次。

4.中药熏蒸:可选用全自动中药熏蒸治疗仪,选用祛风止痒类中药(当归、白芍、白鲜皮、五倍子、百部、地肤子、鹤虱等)煎液熏蒸,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baixianpi.jpg

5.针灸治疗

①体针法:取阿是穴配合循经取穴,按辨证行相应针法,留针20~25分钟,每日1次。

②针刺拔罐:病变局部常规消毒,梅花针叩刺至局部微微出血,留罐5~7分钟,隔日1次。

③火针疗法:常规消毒结节,火针点刺,每个结节点刺2~3次,隔天1次。

④耳穴治疗:耳穴贴压王不留行,取穴:相应部位、耳尖、神门、肾上腺、三焦等穴,每日按压3~4次,每次1分钟左右,3天更换王不留行1次。

(三)其他疗法:可采用中频治疗仪等设备行生物反馈治疗。 

(四)护理调摄

纠正胃肠功能紊乱,防止虫咬;消除感染因素,改善营养及卫生状况;禁止搔抓和刺激。保持心情愉快,清淡饮食。


  • 结节性痒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