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外板截除术

发表于 2019-09-25 美容科

15468人已读

下颌角外板劈除术.jpg

从矢状面劈开并截除下颌角区(含部分下颌支与下颌体)颊侧皮质骨外板以达到缩窄面下部宽度的手术称为下颌角劈开截骨术。由于该手术需保留下颌角舌侧骨板,以免混淆,中文一般称之为下颌角外板劈除术或下颌角外板截骨术。


该手术对下颌角开张度与侧方轮廓基本正常,但从正面观面下部显得宽大的病例适用。手术建议在鼻腔插管全麻下进行。


手术从矢状面,从下颌支中下份开始将下颌角乃至颏孔区外侧骨板劈开并截除,保留内侧骨板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手术不仅可以减少下颌角间距,缩窄面下部宽度,而且基本维持了下颌角和下颌体下缘的侧方轮廓。


手术步骤:


    1.口内粘膜切口类似于下颌角截骨术,但需想前方适当延伸至颏孔区。在骨膜下剥离咬肌附着暴露下颌支下份外侧骨板及升支后缘,同时暴露下颌角前方与颏孔区下颌下缘。

骨膜剥离.jpg

    2.在下颌支外侧中份,低于下颌孔平面的位置,用往复锯或裂钻从升支骨前缘至后缘作一条水平骨切开线,以刚切透外侧骨皮质为度。

往复锯升支.jpg

    3.用往复锯或骨钻,从水平骨切口前段开始沿下颌升支外斜线向前下方在矢状面切开骨皮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此骨切开线的长短,可延至颏孔区前下方,将前端下颌下缘的外侧骨皮质切开,注意不要损伤颏神经。

矢状骨切开.jpg

劈开骨外板.jpg

    4.用裂钻将整个股切口的残余皮质骨连接消除,随后用2~3把薄骨刀交替插入骨切口,刀刃紧贴骨外板内侧面,敲击骨刀将骨外板逐步劈开,在确定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不止外侧骨板后,用Kocher钳将劈开的骨外板取出。

下牙槽神经束.jpg

    5.截除骨外板后,用骨蜡填塞内侧骨外板出血点,用电动骨锉或球钻修整磨平骨创口的边缘凸或台阶。根据咬肌肥厚情况决定有无必要切除部分组织肌肉。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吸净血凝块和碎骨屑,最后缝合粘膜切口。


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术中易发情况

    1.下牙槽神经损伤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伤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导致术后出现下唇麻木与感觉异常,因此在劈开骨外板时一定要谨慎。相当多的患者术后出现下唇感觉减退,这可能是术中牵拉颏神经所致,过一段时间会逐渐恢复。如在术中发现下牙槽神经或颏神经被离断,应行端-端吻合术。

    2.出血     骨外板截除后,由于髓质骨腔的暴露,可能导致骨创面持续渗血,可用骨蜡填塞。术后加压包扎也是防止伤口渗血和血肿形成的有效措施。

    3.意外骨折    在行升支外侧水平骨切开时,由于切口过深可能造成升支横断。另外,意外骨折也可能发生在下颌下缘上方或下方,这与下颌下缘处骨切口过浅或过深有关。


  术后处理

    注意观察伤口渗血与面部肿胀情况,及时吸出口腔咽腔的分泌物。术后可用地塞米松(10mg/d)2~3天以减轻面部与嘴唇肿胀。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3~5天防止伤口感染。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一天可开始通过管喂进流质饮食,必要时可安置胃管保持口腔清洁,定时用含氯已定的漱口水与清水交替冲洗口腔。引流条或负压吸引管在术后第三天取出,第七条拆除口内缝线,但面部加压包扎可持续1~2周。从术后第二周开始张口训练,防止开口受限。


  • 面部轮廓整形
  • 下颌整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