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癌

发表于 2020-12-09 医学影像及其它科

32514人已读

哺乳期乳腺癌少见,起病隐匿,进展快,常常被误诊为化脓性乳腺炎而被延误病情。
      患者女,35岁,剖宫产后 7+月,现哺乳期,因左侧乳腺红肿就诊。 查体:左乳中央区发红,皮肤稍肿胀,按压微痛,扪及范围约 6 .5× 4 .5cm 的质硬区,不光滑,活动度差,乳头稍凹陷,余无特殊。 超声检查所见图 左侧乳头下方不均质片状低回声区,较厚处约 18 m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其内可见点状稍强回声, CDFI: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血流频谱表现为低速高阻样动脉频谱 左侧腋窝肿大淋巴结,形态尚规则,皮髓质分界清,皮质局部增厚,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右侧腋窝肿大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界清楚,皮髓质分界清,皮质不规则性增厚,内可见血流信号, 左侧锁骨上多个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界清楚,皮髓质分界欠清,其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
左乳片状低回声
1.乳汁淤积伴部分机化?
2.ca不除外
双侧腋窝和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显示 建议穿刺活检以排除其他病变。
临床行:左乳中央区低回声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左乳病变穿刺结果提示为浸润性癌,左侧腋窝淋巴结穿刺结果为转移癌。
讨论
    患者并无反复高热病史!!乳房疼痛不明显,临床触诊发现包块且质硬活动度差,超声在病变内发现点状强回声并探及高阻血流频谱,腋窝淋巴结肿大且皮质不规则增厚,因此不可以狭隘的单纯考虑乳腺炎。应该将超声所见紧密结合临床,加强与临床医生及与患者的沟通,必要时应结合其它相关进一步检查。
哺乳期乳腺癌简述:
     哺乳期乳腺癌多发生于 35 岁以下妇女。由于哺乳期激素水平改变以及乳房内毛细血管增多,肿瘤通常生长速度及扩散更快,恶性程度增高,发现时多已中晚期。 鉴别诊断: 非哺乳期乳腺癌:多为表现为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多>1,边缘不光滑,呈蟹足样,内部可有点状强回声钙化,后方可见衰减。多普勒探测,肿块周边及内部有较丰富血流,多呈高阻动脉血流。同侧腋窝转移淋巴表现为圆形均匀低回声,皮髓质分界不清,无明显血流信号。 急性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临床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热痛,同侧淋巴结增大但质软。超声表现为乳腺腺体层增厚肿大,回声杂乱,部分可形成肿块,大小不一,边界不清,部分周边伴声晕。病灶周围腺体或邻近脂肪组织充血水肿回声呈模糊雾样,或形成裂隙样无回声。CDFI:早期血供不丰富,RI 约 0.7左右,随病情进展,血供丰富,与乳管并行,RI 降低。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其数目及血供与炎症程度呈正比。
  • 乳腺癌
  • 早期乳腺癌
  • 男性乳腺癌
  • 副乳乳腺癌
  • 炎性乳腺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