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诊断】“腮帮子”疼,不一定是牙疼,还需小心三叉神经痛

发表于 2022-08-04 神经外科

10259人已读

  有多种疾病均可导致“脸疼”,就是面部出现疼痛,部分患者疼痛的性质非常剧烈,如龋齿、牙周炎等引起的牙痛,面神经受凉后导致的急性面神经炎,带状疱疹后出现的面部疼痛均可表现出及其剧烈的疼痛。

  这些疾病若症状严重时,也可导致患者吃饭、饮水、甚至说话等诱发疼痛,从而与三叉神经痛相混淆,导致得到错误的诊断和治疗,部分患者会延误治疗时机而加重病情,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本人及整个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

  什么情况下的脸疼才是三叉神经痛引起的?

  首先,我们应明白什么是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患者大约有45%的在三叉神经出脑干区域(REZ)存在着血管压迫,病因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部有关,虽说三叉神经痛发作时,患者疼痛难忍,王景教授介绍,如果治疗得当,针对病因治疗是有根治的机会的,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正确认识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特点及扳机点,日常生活中可以避免发作频率的。

  三叉神经痛的扳机点和诱发因素

  三叉神经痛的诱因也是因人而异的,40%-50%的患者面部在侵犯支的分布区域,有一个或多个特别敏感的触发点或称扳机点,稍加初冬可引起疼痛发作,且立即发射至其他部位。触发点大小不一,小者为一个点或者一根胡须,触发点多发生在上、下唇、鼻翼、鼻唇沟、牙龈、颊部、口角、胡须等处。亦有少数触发点在下颌部或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或者范围外,如颈部等。

  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的发作多因下颌动作(咀嚼、呵欠、说话等),直接刺激皮肤触发点诱发疼痛发作较少。诱发第二支疼痛发作的则多因刺激皮肤触发点(上唇外1/3,鼻腔,上门齿、颊部及眼球内侧等处)所致。饮冷热水、擤鼻涕、刷牙、洗脸、剃须等亦可诱发,严重者移动身体带动头部时亦可诱发。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的患者长期不敢在患侧洗脸、刮脸、刷牙等,以致病侧积满灰尘、油腻或食物残渣存于齿龈或腮部。此外,梳头、咳嗽、喷嚏、微风拂面也可引起疼痛,有时没有任何外因亦可引起发作,导致患者惶惶不可终日、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

  疼痛发作时限与周期

  1、三叉神经痛呈周期性发作,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开始数秒钟到1-2分钟即骤然停止

  2、每次发作周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以后症状常可逐渐减轻而消失或明照缓解(数天至数年)。

  3、在缓解期间患者往往期望不再发作,但过一段时间后,剧痛又重发作,自行痊愈的机会很少,而是越发越频,疼痛程度亦随之加重,但此病无直接危及生命之虞。

  由于都是发生在面部的疼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常常以几种“假面目”出现,从而导致患者“投错医”,医生“断错案”。

  1、牙痛

  三叉神经痛发病初期,最容易被误诊为牙痛,不少患者甚至将患侧的牙齿全部拔除,也没能缓解疼痛。“但事实上,三叉神经痛和牙痛很好区别,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疼痛,突发突止,而牙痛的特点是持续性钝痛或跳痛,而且,牙痛用X线或CT检查,即可明确。”

  2、三叉神经炎

  患者通常有炎性感染史,病史短,疼痛通常是持续性的,如果压迫感染分支的局部,会使疼痛加剧。而三叉神经痛通常每次只持续数秒至数十秒。

  3、中间神经痛

  疼痛主要位于一侧外耳道、耳廓及乳突等部位,严重的可向同侧面部、舌外侧、咽部以及枕部放射,因而容易与三叉神经痛混淆。“但其实,中间神经痛通常只是发作性烧灼痛,持续时间往往数小时,短的也有数分钟。而且,中间神经痛局部常伴有带状疱疹,还可能有周围性面瘫、味觉和听觉改变。”

  4、蝶腭神经痛

  虽然跟三叉神经痛疼痛的部位有些相近,但蝶腭神经痛发作时一般持续数分钟到几小时,而且伴有患侧鼻黏膜肿胀,会出现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同时,可能会伴有耳鸣、耳聋、流眼泪、畏光及下颌皮肤灼热感和刺痛。而三叉神经痛没有这些症状。

  5、偏头痛

  虽然偏头痛的疼痛性质也为剧烈头痛,呈搏动性、刺痛及撕裂痛或胀痛,也会反复发作,但偏头痛一般是在疲劳、月经、情绪激动时诱发,每次发作前都会有先兆,如视物模糊、闪光、暗点、眼胀等。而且,一般会伴有恶心、呕吐、流眼泪、面色苍白或潮红等症状。

  6、舌咽神经痛

  疼痛性质也是突然发作、骤然停止,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跟三叉神经痛一样,也是数秒或数十秒,也是似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撕裂样及电击样的剧烈性疼痛。但跟三叉神经痛不同的是,舌咽神经痛的疼痛部位在患侧舌根、咽喉、扁桃体、耳深部及下颌后部,有时以耳深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术前影像学评估

  所有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前应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用于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对于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在实施微血管减压术前均建议接受头颅MRI检查。头颅MRI检查虽然可显示三叉神经根周围的血管及其与三叉神经后根之间的解剖关系,但这并不能确定责任血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