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孩不同的婚姻之路,让我看到家庭的影响

发表于 2017-11-15 精神科

26052人已读

昨天和先生一起去吃饭,终于见识到了他介绍成的最小的一对伴侣。

女孩子A刚刚23岁,参加工作两年,现在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很快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

这餐饭是未来的小夫妻俩为了感谢先生这位大媒人而请的。

A名校毕业,席间我免不了想要讨教一下她父母到底是怎么陪她度过学生生涯的。

在我看来这个女孩的人生成长路线特别的顺畅,她知道哪个时间段自己最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像别人一样盲目的浪费时间。要知道很多女孩子这个时候还在左选右挑,甚至认为自己还有大把时间玩呢,才不会这么早确定自己的目标呢。

A说她从小到大没有上过补习班,妈妈一直所做的事情就是培养了她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让她每年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她就这样一步一步一直到工作之后。

初入职场父母也只是问了问她的方向和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期望就再也没有做过什么了。

而她提的最多的就是父母为自己养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我认识另外的一个女孩儿B,同样也是21岁参加工作,可是她紧接着遇到了人生最大的挫折,不适应工作岗位,严重抑郁,遇人不淑,对生活充满了不信任和危机感。

我接触B的时候她已经是重度抑郁,几乎无法工作,所以单位只能把她安排到了一个无所事事的岗位,可就这样的工作岗位她还适应不了。

经过一年多的咨询,B的抑郁症痊愈,工作也大有起色。

紧接着她迎来了人生的黄金期,被选送考研,工作调动,从小城回到市里父母的身边。

可是这里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她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合适另一半。

十年的工作经历,前五年她在浑浑噩噩,另外的五年成就了现在的她。

可这其中她付出的辛苦和代价太大了,尤其是时间的成本,无形中拉低了她的择偶分数。


两个女孩不同的婚姻之路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家庭的影响。

两个女孩儿的原生家庭条件几乎是相当的,父母都属于第一代市民,他们是当下的独生子女。

在相同的条件下两个女孩儿为什么不同呢?

A的父母从小培养自己女儿的是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帮助制定各个时期的目标。因此A在生活和学习上几乎是一步一个台阶的冲着自己的未来就去了。

B的父母也非常重视她的学习,但是父母并没有养成孩子学习的习惯,他们给B找过不少的家庭老师,上过不少补课班,B最终走了一个一般的学校,还好毕业之后顺利地考入了公务员系统。

可是B的工作稳定之后,B的父母认为自己的义务完成,开始收回成本。他们开始要求B上缴工资卡,然后自己去旅游,而并没有过多关注过B的工作和后续要怎么做,B 开始随心所欲放任自流。此时的B已过而立之年还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

B最美的年华在做什么呢?既没有好好工作,也没有好好学习,更没有正经的谈恋爱。结果还弄的自己严重抑郁和父母关系恶劣。

用股票做比喻,A在自己最美的年华,在自己最值钱的时候抛售了自己。B却在上升期的时候暴跌,虽然最终触底反弹,但已经失去了好多机会。至少在恋爱的过程中,她的选择权会越来越小。


对比两个女孩的经历,我不由的感叹,做父母的责任太大了。如果我们在孩子的小的时候不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习惯,规则,让他们明白人生旅途的阶段,孩子可能就会花费很多时间自己去摸索。

一个人起码应该明白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可是纵观我们的教育,很多孩子在该学习的时候,认为自己是给父母学的,根本不珍惜教育机会。

当他们逐渐长大的时候,需要他们付出努力去创造生活的时候,他们又开始啃老,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其实都可以看作是父母在需要给孩子建立习惯的时候并没有放手,而当想放手的时候,孩子已经把自己和父母死死的缠成了共生体。

为了让孩子人生的路更通畅,规则意识,习惯意识,目标意识,也许应该从他们牙牙学语就开始建立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