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的心理解析

发表于 2018-01-11 精神科

119311人已读


      4.jpg

      近期,沸沸扬扬的幼儿园幼儿被不良侵害的事件被屡屡曝光,激起了广大家长及有识之士的愤慨与呐喊。有人呼吁,把这样的幼儿园园长及老师都抓起来,让他们承担刑罚。有人呼喊,孩子是无辜的,求放过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们。有人大声疾呼,我们国家的法律应该增设“虐童罪”。等等,不一而足。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视角来解读一下“虐童”行为。

 

一、虐童的定义与种类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虐待儿童(简称虐童)的定义是“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潜在的伤害行为。

虐童的形式分为:虐待、忽视、进行经济性剥削等。虐待又包括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虐待等几种形式。西方国家逐渐将目睹父母之间的暴力行为也列入虐童的一种形式。

1.jpg

分别来阐述一下。

(1)躯体虐待:主要是指监护人未给予足够的照顾造成儿童的躯体损伤。家长或监护人或老师等常常以管教的名义对儿童进行躯体的虐待。常见形式是用手或者物体殴打幼童身体、或用脚踢、用力摇晃其身体、或用烟头烫其身体或用针扎其身体、或禁止其进食、或用硬物投掷到儿童身体等各种侵害其身体的行为。

(2)性虐待:主要是指无论儿童是否愿意,任何针对儿童直接或间接的做出的性利用或者与性相关的侵犯都被视为性虐待。性虐待包括非身体接触的行为(例如向儿童暴露自己的性器官,或进行言语上的性挑逗、或者让儿童阅读色情刊物等),也包括一系列身体上的接触(如抚摸儿童的隐私部位,或暴力强奸等)。

(3)情感虐待:是指家长或监护人或老师等对儿童的积极情感的拒绝,导致对儿童的情感和行为发育造成实际或潜在的严重损伤。包括拒绝和恐吓等,如向儿童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说他们是没有价值的、说他(她)们身上有许多缺点、说他(她)们是不可爱的,说他(她)们是有危险的、说他(她)们是多余的,说他(她)们是无用的等等贬低的话语。这种虐待常在家长或监护人或老师等的轻视、责备、不满意的时候发生。

(4)儿童忽视:是指由父母或监护人在具备完全能力的情况下,未能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育、安全和教育提供应有的支持和帮助,因为持续忽视未给予足够护理,导致儿童健康发育受到的严重损伤。

但通常往往是多种虐待形式会同时发生在一名幼童身上。

 3.jpg

二、虐童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虐童的发生率非常高,西方发达国家每年儿童躯体虐待的时点发生率大约为 4%-16%,其中10%为情感虐待,5%-10%的女童和5% 以上的男童经历过严重的性虐待。儿童躯体虐待累积发生率为 5%-35%,80%的儿童施虐者是父母,性虐待儿童的主要是熟人或者是其亲戚。

在中国,儿童遭受的忽视、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比例也较高,学者们的研究数据差异性较大。

虐童的危险因素有:

(1)单亲家庭

(2)父母或监护人外出务工(留守儿童)

(3)家庭经济收入低

(4)父母或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

(5)父母或监护人对儿童的教育和关注意识低

(6)父母或监护人有饮酒史

(7)父母或监护人关系冲突

(8)父母或监护人有精神疾病

(9)父母或监护人一方有家庭暴力或者物质滥用者。

 

三、儿童遭受虐待后的心理影响

不同的虐待种类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如躯体虐待是一种冲动和暴力行为,通常让儿童易产生愤怒和冲动;情感虐待常涉及到贬低和轻视,让儿童易产生低自尊;性虐待涉及非情愿的性接触或性行为,常导致儿童产生性恐惧和性行为的适应障碍等。但是儿童虐待的形式纷繁复杂,且因发生背景相似,多重叠出现,可产生复杂的心理影响。

(1)易致暴力或冲动行为:研究发现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均会促使儿童产生不安全的依恋、攻击性、无计划、冲动性。遭遇了虐待的儿童内心具有明显的痛苦、愤怒,充满了冲突。他们常常对失败表现出恐惧,比较差的协调能力、内心焦虑、应对变化困难,在家庭或学校面对困难时难以应对。他们对施虐者(大部分是亲生父母,性虐待是熟人或者亲戚)的愤怒也会因为对父母矛盾的情绪而更加严重,所有的情绪都会通过愤怒来表达。愤怒最终通过暴力行为和冲动行为表达,研究表明遭遇躯体虐待和忽视的儿童在青少年期犯罪率明显增加。

2)导致负性认知: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的儿童表现出心理弹性差,即面对负性应激事件的直接反应补偿和调节能力差,不能通过主动选择性的觉知,进行认知重构,亦不能通过环境中有爱心的人积极进行改变不利的处境来减少负面的影响。心理弹性差将导致受虐儿童面对负性应激事件更加容易产生心理失调、甚至担心紧张、焦虑、恐惧或者精神病症状。由此可见,儿童虐待明显影响了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和面对负性应激事件的情绪稳定性,容易产生抑郁消极情绪。成年后出现抑郁症,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3)促使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高发:儿童虐待不但影响儿童的性格和认知结构的发展,而且影响成年期的情绪稳定性和面对应激的应对方式,甚至增加多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发病风险,如肥胖症、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物质滥用、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

(4)自残行为的发生:最新的1篇柳叶刀文章指出,儿童遭受虐待(包括情绪忽视)会增加其自残行为。

 5.jpg

四、针对虐童行为的思考

1、希望国家尽快完善针对虐童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虐童罪”,对有虐童行为的民事行为人加大惩罚力度。

2、加强对家长、幼儿园老师等的心理健康教育。

3、建议上级职能部门加大对幼儿园的全方位监管与督察。

4、针对受侵害儿童的系统心理辅导。

5、加强对幼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性教育等。

 

小结

1、虐童行为会给儿童造成身心的巨大伤害,负面影响可能是终生的。

2、虐童行为主要包括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忽视等。

3、虐童行为易发生在单亲家庭、父母或监护人关系有较大冲突、父母或监护人不负责任、父母或监护人一方有家暴倾向者等情况。

4、遭受虐待的儿童成长后会易发生暴力或冲动行为、导致负性认知、促使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高发、自残或自杀行为的发生等。

5、建议国家增设“虐童罪”,加强对家长及幼师的心理健康培训,加强对幼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职能部门加大对幼儿园的全方位监管与督察等。

 

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为保护幼童的身心健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也希望家长、老师们将心比心,真心地去爱护孩子们,让他(她)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6.jp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